花补丁
详情
花补丁
父亲衣服上的补丁,是女儿心中永恒的信念。
——题记
一日,我在给父亲洗贴身衣服的时候,无意间发现父亲的衣服上居然打着补丁。我很诧异,现在不是生活困难的年代,怎么还有人打补丁。更令我奇怪的是,补丁有三层,颜色不同,大小不一,乍看上去像朵花。然而,看懂的那一刻,我的心中酸涩不已。花补丁,不只缝在了父亲的衣服上,更是永远补在了女儿的心中。
这不是简单的补丁,而是不同颜色的布料,裁成大小不一,不规则的圆形,一层叠一层缝上去的。原来,衣服最初破了个大洞,父亲用一块较大的布料缝合好。后来补丁又破了洞,于是第二层补丁又缝合了新出现的洞。我想,第三层补丁大概是在同样的情形下补上去的。
我知道父亲是个节俭的人,但我不知道的是,平日里对我有求必应的父亲,对自己的要求竟如此严苛。
从我记事起,在餐桌上,每当我的饭碗里剩下了米粒,父亲都会严厉地呵斥我把剩余的米粒吃完。直到长大后,听他讲小时候的故事,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。
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,父亲小时候,一家人吃不上饭,奶奶为了不让家人饿着,挨家挨户去讨饭。她放下身段敲门,时常挨人冷眼,为的是得到一口粮。也遇到了好心的人家,这家给一口,那家给一口,就这样,挨过来最艰难的时光。
窝窝头就是当时的口粮,奶奶回到家,家里的人都围上来,开始挑拣窝头。窝头多是玉米面做的,如果碰到了一小块豆子面的窝窝头,一家人就会如获至宝、欣喜不已,奶奶不舍得吃,给爸爸吃,爸爸说那个时候他觉得,豆面做的窝头是人间的美味。
每每听到这里,我便对奶奶油然而生了一种敬意,甚至能感受到奶奶当时讨饭的心酸苦楚,更能体会到生命的坚韧。
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,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。如今日子宽裕了,父亲仍然常说这句话。他是这样说的,更是这样做的。
关于勤俭节约,这些年来,父亲用朴实无华的行动,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。每每我想铺张浪费的时候,就会想起父亲衣服上的花补丁,这是时代在父亲身上留下的印记,更是勤俭节约美德有力的佐证。当我看到他对物品珍惜的态度,自己也真的没有理由浪费,哪怕只是一粒米。
历史上,中华民族也正是发扬了这种不怕吃苦、勤俭节约的美德,才度过了危难。而如今粮食浪费、物欲横流,我们更是要提倡勤俭节约。中国作为人口大国,粮食危机仍然存在,每个人都应该居安思危,节约粮食,杜绝浪费,从自身做起,落实光盘行动。
身教胜于言传,“勤俭节约,反对浪费”不能只是空洞的喊口号。我们要做的就是厚植爱国情怀,用实际有力的行动响应国家号召,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久地传承,发扬光大,那么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、国家的富强指日可望。
编辑:吴孟瑾
审核:李盼盼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上一个:
愿做种花人
下一个:
敢于自我革新,潜心锻造师魂
上一个:
愿做种花人
下一个:
敢于自我革新,潜心锻造师魂

